台灣茶哪些成份有益健康?茶葉的營養與功效大解析

茶葉是全球三大飲品之一,富含多酚、兒茶素、茶黃素、咖啡因、茶胺酸、維生素與礦物質等成分。這些物質影響茶湯色香味,更與抗氧化、心血管保護、口腔健康與情緒調節有關。這篇文章參考一些茶相關專業資料,將從科學角度全面解析茶葉的保健養生功效,並說明不同的製茶過程如何來改變茶葉的化學結構與功效,幫助您能深度認識茶葉與個人健康的關係。

戴記茶坊碧螺春

聯絡我們

一、為什麼茶對健康有幫助?

茶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二大飲品(僅次於水),關鍵在於蘊含的天然物質。這些成份兼具風味與保健功效,讓茶不只是解渴飲料,也是一種「具保健潛力」的日常飲品。茶葉中含有數百種化合物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 茶多酚(兒茶素群)、生物鹼(咖啡因、茶鹼)、胺基酸(特別是茶胺酸)、芳香揮發物、維生素與礦物質等。

龍潭尚好東方美人茶

製茶師的工藝不僅造就了綠茶、烏龍茶、紅茶等眾多不同茶類的風味,深深影響人們對於茶湯的三觀五感外。茶還與民族飲食文化與養生科學實證有關,中華傳統的茶文化流傳千年,現代營養學研究則指出茶內含物質與抗氧化、抗突變、心血管保護、抗菌、口腔保健等議題關聯性高。雖然茶不是藥,但作為日常飲品,能透過長期飲用習慣,絕對為健康提供持續性的益處。

二、茶湯中的關鍵成份 你喝到的是什麼?

綜整一些茶學及專業科普資源,買回家的茶葉或茶包中常見成分大致範圍如下,雖然不同茶品種、季節、產區與茶製程會有所變動。

尚好茗茶東方美人茶相關禮盒
十三製茶阿里山茶禮盒
成分含量 主要內容物成份
茶多酚20~35%黃烷醇(兒茶素):15~25%
黃酮類(花黃素):3~4%
無色花青素:1%
酚酸及縮酚酸:2~4%
氧化態聚合物:1%
蛋白質20~30%穀蛋白、精蛋白、白蛋白
胺基酸1~4%茶氨酸、天冬門氨酸、谷氨酸、丙氨酸
生物鹼3~5%咖啡鹼、茶葉鹼、可哥鹼
醣類20~25%纖維素、澱粉、果膠質、茶多糖、單雙糖   
有機酸3%脂肪酸、草酸、蘋果酸、檸檬酸
類脂8%脂肪、甘油脂、糖脂、磷脂、硫脂
色素1%葉綠素、葉黃素、胡蘿蔔素
維生素   1%A, E. H, K, B, C
芳香物0~0.3%    醇、醛、酮、酸、酯、內酯
礦物質3~5%鉀、鈉、鎂、鈣、錳、硒、鋁、銅等
內容物成份 來源與特性 風味影響 主要健康效益
茶多酚茶中多酚化合物總稱,核心為兒茶素,約佔多酚的主要比例貢獻苦澀、澄清茶湯色澤抗氧化、延緩老化、心血管保護
兒茶素族群(EGCG、ECG、EGC、EC)茶多酚的主要活性物質帶來苦澀與收斂感強效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支持代謝與體重管理
茶黃素 / 茶紅素由兒茶素氧化聚合而成,多見於紅茶、部分烏龍茶影響紅茶湯色、醇厚度與圓潤風味幫助消化、抗菌潛力、促進血脂代謝
茶胺酸(L-theanine)茶樹獨特胺基酸,與咖啡因並存提升茶湯甘甜與鮮味放鬆情緒、減壓、協助專注,降低咖啡因焦躁感
咖啡因天然生物鹼增加苦味、清爽度中樞神經刺激,提升專注與清醒
維生素與礦物質B 群、C、E、菸鹼酸;鉀、鈣、磷、錳、銅、氟等對風味影響較低維持免疫、代謝;氟有助防齲齒與口腔健康

三、茶多酚與兒茶素 茶的靈魂成份

茶多酚(Tea Polyphenols) 是茶中含量最豐富且最重要的活性物質之一,約佔茶乾重的 20–35%。其中的主角是 兒茶素(Catechins),包含 EGCG(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)、ECG、EGC、EC 等。這些分子決定了茶湯的澀味、收斂感以及抗氧化力。兒茶素在綠茶中含量最高,因其未經氧化發酵,保留最多原始形態。

茶品兒茶素含量大不同

在烏龍與紅茶中,部分兒茶素會在製茶過程中氧化,生成 茶黃素(Theaflavins) 與 茶紅素(Thearubigins)。這些轉化後的物質賦予茶湯紅潤色澤與醇厚口感,同時仍保有抗氧化與抗菌的效果。醫學營養研究顯示,茶多酚有助於清除自由基、延緩細胞老化、支持心血管功能,並可能在血脂調節、抗菌防蛀牙、促進新陳代謝上有正面功效。

四、茶黃素與茶紅素 紅茶與烏龍茶的特色物質

當兒茶素經過酶促氧化後,會形成茶黃素與茶紅素,這正是紅茶與部份烏龍茶獨特風味與色澤的來源。
• 茶黃素 : 使茶湯呈現明亮橙紅,帶來爽朗、鮮爽的滋味,並兼具抗氧化、降膽固醇等研究潛力。
• 茶紅素 : 讓茶湯轉為深紅或棕色,口感厚實、順滑,是紅茶「甘醇」的重要來源。

光線波長與顏色分類」及「茶葉發酵度與茶品分類」對照圖

這些氧化後的多酚雖然抗氧化力相對降低,但卻提供了更佳的耐受度與飲用舒適感,也解釋了為什麼紅茶比綠茶更「溫和」而不傷胃。烏龍茶則介於兩者之間,形成花果香或蜜香,因為部分氧化發酵帶來多層次物質組合。

五、咖啡因 提神卻不躁的關鍵

茶中的 咖啡因 含量平均約 3–5%,比咖啡少,但足以發揮提神效果。不同的是茶葉內的咖啡因常與 茶胺酸 一起作用。這種組合能減緩單純咖啡因帶來的焦躁與心悸,讓茶的提神效果更加平穩持久。咖啡因的作用機制是阻斷腦中腺苷受體,減少疲倦訊號傳導。

木柵智鴻 香醇鐵觀音茶

適量飲茶能提升專注力、反應力與警覺性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學生或上班族喜歡在工作或閱讀時喝茶,因為能保持清醒卻不會過於亢奮。需要注意對於咖啡因敏感者或睡前飲茶過量,仍可能導致入睡困難。此時可選擇低咖啡因茶款(如焙火烏龍、熟普洱)或控制沖泡時間,避免過度萃取咖啡因。

六、茶胺酸 帶來放鬆與平衡的秘密

茶胺酸(L-theanine) 是茶葉特有的胺基酸,含量約 1–2%。能影響腦部神經傳導物質,增加腦波中 α 波 的比例,帶來放鬆而專注的感受。研究指出,茶胺酸與咖啡因有協同作用,前者讓人放鬆,後者帶來清醒,兩者合力塑造了「既專注又不焦躁」的茶飲體驗。

茶葉裡的茶胺酸

這也是茶與咖啡在精神效應上的最大差異,茶胺酸也影響茶的鮮爽與甘甜味,是許多高山茶與春茶帶有「鮮活甘醇」口感的原因之一。從健康角度來看,茶胺酸與壓力調節、提升專注力、改善睡眠品質都有潛在關聯。

七、維生素、礦物質與其他成份

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之茶樹品系 2028

茶不只是含有活性植物化合物,還提供多種微量營養元素:
• 維生素 : B 群、C、E,以及少量菸鹼酸。
• 礦物質 : 鉀、鈣、鎂、錳、銅、鋅等。
• 氟 : 天然存在,適量有助於牙齒防蛀

此外茶葉中的多醣體、果膠物質會影響茶湯稠度,芳香揮發物則決定茶的花果香、蜜香或焙火香。這些物質雖然含量不大,但在整體風味與潛在保健功能上仍扮演重要角色。下一篇文章將更進一步為您剖析探討,哪些台灣茶品與個人養生保健功效有關及適合茶品推薦。

八、關於茶葉的營養與功效 常見問題(FAQ)

十、延伸閱讀推薦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回應、分享,來加入「台灣茶知識及地方創生園地」line群,任何問題隨時 聯絡我們

聯絡我們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