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春港口茶一杯藴育百年不變的台灣滋味

恆春港口茶又稱滿州茶,屬於屏東滿州鄉特有的茶葉,以其獨特的「海味」和百年歷史聞名。這種茶樹生長在受到落山風吹拂的海岸邊,陽光充足,且幾乎不需農藥,被視為有機茶,也因此登上台灣古老的特有茶品舞台,也是「恆春三寶」之一。

近海岸的港口茶樹區

聯絡我們

一、傳承百年特殊茶香的記憶

恆春港口茶的故事可追溯至清末日治時期,當時屏東恆春半島的港口村,是恆春城鎮重要的交通與漁業據點。由於土壤排水性良好、氣候溫暖,加上冬季乾爽少雨,意外適合茶樹生長。據傳最早港口茶源自閩南與潮汕移民帶來的茶樹苗與製茶技術,在當地落地生根。

由於恆春陽光充足,港口茶樹多為馴化的「大葉種」,葉片較厚、耐熱性強,適合熱帶氣候。由於港口茶獨特的甜香與溫潤口感,也讓日據時期日人引進改良茶種與設備,試圖將港口茶打造出口日本與東南亞的高品質茶葉。

二、南台灣熱帶半島所孕育的獨特茶園

港口茶的產地恆春半島,三面環海、氣候屬熱帶季風型,全年日照充足。冬季乾爽空氣,少有病蟲害,夏季降雨集中且溫度高,茶樹快速生長。

恆春港口村茶園

港口村茶園多屬於低海拔丘陵與緩坡,土壤屬砂質壤土,排水佳且富含有機質。因為靠海,海風中帶有微量鹽分,茶葉在沖泡時會呈現柔和的海風微鹹感,這是港口茶獨特海邊「南國風味」。

三、人文與傳說港口村的茶與海

港口村不僅是特有茶葉故鄉,也是恆春民謠與南國漁歌發源地之一。根據記載直朔十九世紀的清朝光緒年間,當時的恆春縣令周有基喜愛品茗,祖籍福建的茶農朱振淮特別自武夷山攜回茶種,種植在港口村後山背東北季風的山坡上而得名。但因恆春冬季的落山風強勁,以播種方式讓茶樹自然生長,所長出來的茶樹會特別強壯。

位於港口村的「正宗港口茶」茶園,根據一代代留傳下來的口述記錄,在恆春尚未建城的時候已經在此地種茶,已有兩百年的歷史,茶莊裡還留存日據時代古老印章,上頭刻著舊茶莊「雲發號」,已成珍貴百年文物,茶湯風味香氣濃郁,從此港口茶便聲名遠播。

傳承百年滋味的港口茶
港口茶莊雲發號朱泥方印

港口村每年春茶上市時,舉辦「茶與漁」市集,在地海鮮料理搭配品茗,這種陸與海匯集飲食文化深受旅人喜愛。許多返鄉青年將港口茶包裝成創意茶飲,如港口冷泡茶、海鹽檸檬港口紅茶等,讓傳統茶品走進潮流市場。

四、熱帶氣候製茶工藝的香與韻

港口茶的製茶工藝以古法兼具紅茶與烏龍茶的特色,屬於中度至重度發酵茶,帶有天然甜香與順口口感。老茶師常說:「港口茶要快,但不能急」,意思是製程必須迅速,但每步都要精準到位。

港口茶葉片外觀
港口茶乾外觀

工藝流程如下:
1.採摘:以一心二葉為主,茶菁葉片鮮嫩飽滿。
2.萎凋:日光短時間曝曬,促進水分蒸散,移入室內繼續氧化萎凋。
3.揉捻:以手工或機械輕揉,茶葉細胞破裂、汁液滲出,增強風味。
4.發酵: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氧化數小時,形成茶湯紅艷與甜香。
5.乾燥:以中低溫慢火烘焙,漸少水份定香氣與滋味。

五、茶葉外觀、茶湯色澤與風味品評關鍵

茶葉外觀:茶葉呈灰綠色,條索緊結彎曲,類似眉毛,也被稱為「眉茶」。
茶湯色澤:沖泡後茶湯呈琥珀紅或深橙色,清澈明亮。香氣以蜜香、熟果香與微微的海風微鹹,入口圓潤甘甜不苦澀感。

專家品評: 形容港口茶「有南國陽光的溫暖」,尾韻淡淡的糖蜜味與木質香,適合搭配甜點或下午茶飲品。冷泡方式則顯清甜感。

六、最佳沖泡技巧及在地茶師經驗

沖泡港口茶建議90℃左右熱水,每次浸泡時間約60–90秒,喜歡濃郁茶感,可延長時間兩分鐘,久泡茶湯會越濃。茶葉量為茶壺容量1/5,第一泡快速醒茶釋放香氣。夏季炎熱冷泡法-取茶葉 5 克600 毫升冷水,放入冰箱6–8小時,即可得天然港口冷泡茶。
港口茶師建議,想體驗蜜香與海風韻,可選擇中段茶湯(第二至第三泡)細細品飲感受其特殊風味。

正宗恆春港口茶場
正宗港口茶湯色澤

更深入探索,延伸學習: 探索台灣茶多元製茶工藝入門 ; 用青春煮一壺茶:台灣新茶人的故事 ; 多元風味感動人心的台灣茶去哪裡買 ; 台灣高山茶哪裡最有名 ; 桃竹苗客家茶庄台灣茶哪裡最有名 ; 外連結 共生旅居·社區互助·地方創生

聯絡我們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