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製茶主人王俊傑,在 2025年阿里山春季茶葉評鑑競賽中勇奪雙冠王特等獎,這是阿里山茶區逾20年來史上第一人。他以「太陽之手」系列茶品聞名,結合傳統與創新製茶工藝,推動阿里山茶的品牌與國際化,成功打造新一代高山茶的傳奇故事。

一、茶鄉子弟的成長與夢想
王俊傑自小生長於嘉義阿里山茶區,生活與茶密不可分。他看著父輩在晨曦與星夜間辛勤採茶、製茶,對茶葉充滿天然的親近感。雖然曾有機會外出發展,但王俊傑始終認為,唯有返鄉才能實踐對土地與文化的責任。這份情感成為他日後創立「十三製茶」的初衷。他並非單純延續父輩的模式,而是希望能以新世代的思維,讓阿里山茶不再只是「原料」,而是具有歷史故事文化與品牌價值的精品。

二、十三製茶的誕生
1981年創立「十三製茶」之初,王俊傑便確立三大理念-品質至上、品牌經營、茶飲文化推廣。茶園位於海拔超過 1200 公尺的山區,日夜溫差大、雲霧繚繞,孕育出清香甘醇的茶湯。王俊傑取名「十三」,象徵傳承與堅持,並以「太陽之手」為核心系列,寓意茶人在日光下用雙手呵護茶樹生長,將天地精華轉化為一盞好茶。品牌推出便受到注目,因其不僅販售茶葉,更講述「茶與人、土地」的故事,以不斷努力製茶工藝來,讓這古老茶產業翻轉創新。


三、勇奪阿里山茶區史上雙特等獎的榮耀
2025 年阿里山春季茶葉評鑑競賽迎來史無前例的這一刻,王俊傑憑藉「太陽之手」系列茶品,在眾多競爭參賽者中一舉奪下 兩個特等獎,成為舉辦比賽逾20年以來的第一人。這項成就,不僅證明十三製茶的茶品質卓越,更是對其創新工藝的肯定。對於王俊傑而言,獎項不只是榮耀,更是責任。他深知,能在高手雲集的競賽中脫穎而出,代表著品牌必須持續精進,才能對得起「阿里山茶雙冠王」的名號。


王俊傑與十三製茶 近年重要獲獎大事紀
重要獎項:
2025阿里山春季高海拔優良茶競賽烏龍組和金萱組特等獎雙冠王
2024阿里山春季高海拔優良茶競賽金萱組冠軍獎
2022年冬季優良茶比賽新品種組特等獎、頭等獎
2020大阿里山地區春季優良茶競賽,金萱組特等獎
四、從傳統工藝到創新研發 製茶工藝的再進化
傳統阿里山茶強調手工經驗,但王俊傑意識到,要在新時代立足,必須將工藝科學數據化。他導入數據紀錄技術,將溫度、濕度、發酵時間、焙火程度一一保存,建立 SOP,讓品質穩定如一。同時,他秉持友善農法,減少農藥使用,確保茶園生態永續。王俊傑也嘗試不同焙火技術,在無數錯誤中成長,創造更具三觀五感多層次的特殊茶香,這使十三製茶形成獨特風格-既保留阿里山茶的清香,又多了一份在地茶特有厚實與韻味。

五、品牌經營 不只是賣茶葉
與許多傳統茶農依賴中盤商不同,王俊傑深知品牌經營的重要性。他為十三製茶設計現代化的識別系統,包裝融合山嵐與日光意象,凸顯高山茶的純淨與力量。他也積極參加各項比賽與展覽,將品牌知名度推向國際市場。十三製茶不再只是「一包茶葉」,而是一種在地生活感動與阿里山茶區文化圖騰。這種經營理念,使王俊傑成功能將阿里山茶,從傳統農產品轉型為茶精品市場的明星。

六、年輕世代的茶文化傳遞
王俊傑深刻理解,要讓茶產業永續,必須打入年輕市場。因此,他善用社群媒體行銷,透過影音與圖文分享茶園日常,讓年輕人感受及看見茶區背後的真實樣貌。他也舉辦茶席體驗活動,邀請遊客藉由農遊體驗活動,親手採茶、製茶,再現場品嚐自己製作的茶湯,將「製茶流程」轉化為「個人體驗活動」。這種互動式的體驗與學習方式,使 Z 世代逐漸認識在地文化進而喜愛喝高山茶,打破茶與年輕人之間的隔閡。
七、茶旅結合的整合行銷

十三製茶的經營不僅停留在茶葉,更延伸至茶園旅遊與茶文化體驗。王俊傑規劃茶園導覽、採茶 DIY、焙茶工坊等套裝活動,吸引大量遊客造訪。他相信,當消費者親自參與其中,就能更深刻理解茶的價值,進而成為品牌的長期支持者。這種整合行銷策略,不僅提升收益,也讓阿里山茶文化被更多人看見,帶動地方產業鏈共榮。
八、讓世界看見阿里山茶鄉與茶香之美
站在「雙特等獎」的榮耀之上,王俊傑的下一階目標,他希望藉十三製茶將阿里山茶推向國際舞台,參與更多海外展會,讓世界看見阿里山茶的魅力。他也規劃跨界合作,將高山茶融入甜點、調酒,創造更多元應用,提升國際競爭力。對他而言,「十三製茶」是一個承載家族、土地與文化的品牌,他的夢想是讓全世界品味到台灣阿里山茶滋味的清香與厚度感。

九、王俊傑製茶工藝及獲獎秘訣 常見問題(FAQ)
十、延伸閱讀推薦
👉 走進雲端 台灣十大名茶中的高山茶魅力全解
👉 用青春煮一壺茶 台灣新茶人的故事
👉 從雲端摘一葉 十大名茶阿里山珠露茶的前世今生
👉 台灣茶國際化崛起 如何打進全球茶市場
👉 當台灣茶商遇見 Z 世代時 品牌如何再創新變革
👉 茶仙的秘密 認識台灣茶工藝最佳入門教材
👉 共生旅居·社區互助·地方創生
👉 農業部茶改場茶葉知識庫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回應、分享,來加入「台灣茶知識及地方創生園地」line群,任何問題隨時 聯絡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