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盛宇(Jing Sheng Yu)是台灣現代食茶品牌,創辦人林昱丞致力於讓茶不僅是飲品,更是日常生活的美學體驗。品牌透過日系簡約設計、茶包與禮盒系列、多樣風味與茶文化敘事,成功打造品牌識別。配合門市概念店與線上購物平台,全方位佈局國內外市場。識別策略強調視覺美感與文化底蘊,加上經營理念重視療癒、祝福與環保,為其在競爭激烈的茶市場中贏得年輕族群與國際消費者信任。

一、創立緣起與創辦人心路歷程
京盛宇是從非台灣本土茶業背景中誕生的現代茶飲品牌,創辦人林昱丞對茶葉與茶文化有深厚的情感與熱愛,但也察覺到「茶」在人們生活中的角色正在改變-年輕人喝茶的方式、喝茶的場合與期望都不同了。與其固守傳統,不如創造新的時尚生活品味切入。於是京盛宇被定位為「現代食茶品牌」,希望把茶帶入日常融入藝術設計風,不只是慢慢品茗,也可快節奏中方便享用,但仍保有傳統茶葉沖泡品質與在地茶飲文化內涵。

從官網與媒體報導可知,京盛宇品牌名中的漢字「京盛宇」保有厚重的文化感,而其英文/視覺形象則走簡約、現代美學風。創辦人透過旅行與觀察,看到許多日系品牌如何用設計講故事,如何用禮盒與茶包讓送禮與自用都成為一種生活態度。這些觀察促使京盛宇不只是製茶,也開始思考包裝、色彩、風味與體驗的整體感。在創業初期,京盛宇就強化這些元素,產品風味多樣(花茶、無咖啡因、世界選茶等)與視覺設計,同時建立線上與線下通路,例如在台北永康街設有永康概念店(Yongkang Concept Store),讓消費者可以近距離體驗品牌的視覺與茶香。
二、外銷與市場挑戰及定位
台灣茶業過去外銷主要面臨幾種問題,產地多樣但規模有限、成本較高、與外國茶競爭時品牌辨識度弱以及對於現代消費者,尤其年輕人需求不敏感。例如他們重視包材是否美觀、攜帶是否方便、是否有創意風味、是否可以即泡即飲。


京盛宇察覺這些挑戰之後,選擇曲線入市,並不先大規模出口,而是先在國內測試市場風味、包裝與品牌識別。在這過程中,他們發展了多風味的茶包系列(含花茶、無咖啡因等),並且在官網與設計平台(例如 Pinkoi)上提供多樣風格的禮盒與茶包套組。這樣除了降低外銷初期風險,也累積品牌價值與顧客口碑。官網提到有「Discover By 6 Tea Type」、「World Tea Section」等分類,這些分類不僅方便消費者,也顯示品牌思考出口與國際風味接受度的意圖。
三、品牌識別策略設計、美感與視覺風格
京盛宇在品牌識別上的重大策略就是「設計導向」,下面幾點為其識別策略核心:
•視覺語言:日系極簡風格、簡潔乾淨的線條與色塊、自然材質對比、留白設計。茶包與禮盒的包裝強調色彩協調與視覺一致性,使消費者一眼就能辨識出是京盛宇的商品。官網中茶包禮盒品種豐富,包裝設計看起來像精品飾品盒或文創禮品。

•產品分類與體驗式選茶方式 : 例如「以『高山茶』探索」、「30 天喝茶計畫」等分類與活動,讓顧客不只是挑選茶葉,也能參與品茶的過程。線上商店還有「Flavor Guide」與「Discover by 6 Tea Type」,幫助消費者依風味、茶類或需求選擇。
•概念店與實體體驗 : 永康街的概念店不只能買茶,更像是一個品牌展現與茶感受的場所。消費者可以看包裝、試聞茶香、請店員幫忙沖泡試喝,這些都加深品牌識別與忠誠度。
•情感與故事敘事 : 禮盒例如 “心願禮盒” 的設計就帶有祝福與正能量的意義,不僅僅是送禮,更傳遞品牌的情感價值。包裝與禮盒常附帶祝福、文化與情感元素。
四、產品線多元化與風味創新
京盛宇的產品線不止限於典型茶葉,而是多樣化風味與用途,以滿足不同消費族群:
•茶包系列 : 包括花茶、無咖啡因茶、世界茶風味等,方便現代人泡茶、帶茶或作為禮物。官網有許多不同風味茶包與禮盒組合。
•茶葉散裝與茶葉葉片產品 : 部分產品為散茶或包裝茶葉,適合喜愛自己控制沖泡方式的茶人。也有環保包裝選項(Eco-friendly packaging)在商品中出現。
•禮盒與限定商品 : “心願禮盒”(2023 年推出)代表品牌在情感與節慶行銷上的創新;另有融合茶與伴手禮的禮盒設計,例如茶葉加鳳梨酥組合的「龍鳳呈祥禮盒」。這種跨品類、禮品與文化融合的設計提升了附加價值。
•系列化與邏輯風味分類 : 例如「Refreshing Series」「Roasted Series」「Special Fragrance」「Aged」「珍稀系列」等,這樣的分類有助於國際消費者理解風味差異,並依口味偏好選擇。官網即有這樣的分類。

五、市場佈局與國內門市經營
京盛宇在台灣本地的佈局也是成功一部份 :
•實體概念店 : 永康概念店是代表之一,不僅作為零售點,也作為品牌展示與消費體驗中心。顧客可以進入店內試聞、飲用、購買。這種場域讓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更強認同感。
•線上平台與跨平台合作 : 官網線上商店提供全球配送;也在 Pinkoi 等設計/手作平台販售,Instagram、Facebook 社群宣傳活動(例如限時優惠、買六送一等),強化品牌與消費者互動。
•風味體驗與教育 : 官網與博客中有教人品茶、沖茶的方法 (“brew tea” 相關文章) ,這類文章不僅提供知識,也強化品牌作為茶文化推動者的形象。教育與內容行銷是其品牌識別的一部分。
京盛宇食茶發展大事紀年表( 2009 – 迄今 )
年份 | 重要事件 | 意義與對品牌的影響 |
2009年9月 | 創辦人背景與理念形成 | 從觀察茶文化斷層與年輕族群需求,萌生「現代食茶」品牌願景。 |
2010年-2013年 | 京盛宇品牌公開營運、官網與線上商店建立 | 開始商品販售與品牌形象塑造,建立基本識別與風味分類。 |
2013 年 | 在設計平台(如 Pinkoi)上開店 | 拓展設計愛好者與禮品市場,提升品牌視覺與手作生活風格形象。 |
2016年9月 | 日本展店 | 日本三井奧特萊斯購物城開設連鎖店 |
2018年1月 | 中國大陸展店 | 深圳開設連鎖店 |
2019年9月 | 永康概念店設立,推出多風味茶包系列與禮盒(例如心願禮盒),引入環保包裝選項、風味分類等設計導向策略 | 增提供實體體驗空間,讓消費者近距離感受品牌與茶香。加產品的情感附加與禮品屬性,擴大受眾與節慶市場。 |
2020年~迄今 | 合作通路與國際曝光(如 Cathay Pacific 合作)與媒體旅遊指南報導 | 呼應全球對環保與品味生活的需求,提升品牌價值,擴大品牌國際認知與消費者觸及。 |
六、國際市場輸出與成功拓展據點關鍵
儘管京盛宇並非像大型茶業有廣大的實體海外分店,但國際佈局頗具特色與策略性:
•線上外銷:品牌官網支援國際配送,在 Pinkoi 等國際設計/生活平台上販售。這使其產品能觸及亞洲其它地區、北美與歐洲的消費者。
•商務/合作通路:例如航空公司 Cathay Pacific 的合作,成為其合作夥伴之一,這類方式幫助品牌曝光給旅客與國際市場。
•國際消費者評論與媒體介紹:旅遊與茶文化直播網紅、國際指南中提及京盛宇(如 “Tea in Taiwan” 詳細指南)對其茶包與包裝設計給予好評,這樣的曝光就是國際化的一部份。
七、核心價值與競爭優勢
京盛宇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優勢,歸納以下幾點:
1.視覺與設計驅動:品牌把設計視為與茶本身同等重要的元素,包裝、禮盒、概念店設計、產品組合都一致性很高,強化記憶點。
2.風味多樣性與口味分級:提供從清新風味到烘焙風味、香氣風味到陳韻(熟茶/陳茶類型)的選擇,滿足茶新手與專業茶人不同需求。這讓品牌能吸引較廣泛受眾。
3.情感營銷與故事敘述:例如「心願禮盒」的推出不只是產品,更是賦予送禮與祝福的情感,使商品附加值提升,品牌的說故事(Story / Product Design / Founder’s Articles 等)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不只是賣茶,也是生活價值的傳遞者。

4.便利性與生活融合:茶包與禮盒適合送禮或日常沖泡,還有選擇無咖啡因、世界選茶等品項,讓不同生活方式與需求的消費者都有選擇。
5.環保與包材考量:品牌有推出環保包裝(Eco-friendly packaging)等選項,響應當代消費者對環境與包材永續的期待。這也是現代品牌識別的一大優勢。
總之成功關鍵總結 設計識別 + 風味創新 + 情感敘述 + 通路體驗 + 國際曝光。京盛宇如果能持續在這些方面投入與創新,很大的潛力成為國際茶品牌的典範。
八、對於京盛宇品牌創新 常見問題與答案(FAQ)
九、延伸閱讀推薦
👉 深度探索台灣十大名茶原鄉-文山包種茶
👉 用青春煮一壺茶 台灣新茶人的故事
👉 茶包發明奇妙旅程 從一場誤會到全球
👉 台灣茶國際化崛起 如何打進全球茶市場
👉 當台灣茶商遇見 Z 世代時 品牌如何再創新變革
👉 茶仙的秘密 認識台灣茶工藝最佳入門教
👉 共生旅居·社區互助·地方創生
👉 農業部茶改場茶葉知識庫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回應、分享,來加入「台灣茶知識及地方創生園地」line群,任何問題隨時 聯絡我們。